焦點距離
焦點距離聽起來只是對焦原理上的一個重要概念,但是一支鏡頭的拍攝能力跟其焦距大有關係。稍微複習一下前面提過鏡頭的成像原理:我們可以將結構複雜的鏡頭整體視為一個凸透鏡,能將景物反射出來的光線經由鏡片的玻璃介質折射而聚焦在焦點上。不同位置的焦點會組成一個影像清晰的平面,稱之為焦平(Focal Plane),這也就是相機中感光元件或底片所放置的位置;而透鏡與焦平面之間的距離,便稱為焦點距離。
如果這個「凸透鏡」的曲率不同,便能夠將光線聚焦在不同距離後的焦平面上,凸透鏡的曲率愈高,聚焦時所需要的距離也愈短。為統一起見,在說明凸透鏡的曲率時,我們通常以自無限遠處平行投射過來的光線聚焦到焦平面時所需的距離來計算,焦距越長,曲率便越低;焦距越短,曲率便越高。焦距的計算單位為毫米(mm)。焦距也代表著鏡頭的望遠能力,焦距越長,鏡頭就可以「看」得越遠,但是能看到的範圍也比較小。為了讓使用者能輕鬆區分鏡頭的功能,一般我們將視野相當接近我們肉眼的50mm焦距鏡頭稱為「標準鏡頭」,概略地將焦距比標準鏡頭長者稱為望遠鏡頭,焦距比標準鏡頭短者稱為廣角鏡頭。
鏡頭的放大率
拍攝時,我們可以移動腳步,改變相機與被攝主體之間的距離,或者更換不同焦距的鏡頭,來取得不同尺寸的影像。但如果被攝主體不動,我們與物體之間的距離也保持不變,就只有靠焦距來調節放大(Magnification)。放大率就是放大倍數,是指被攝物體經鏡頭放大後,最終影像大小對原物體大小的比值。焦距短的鏡頭會使光線急劇折射,所以光束在離鏡頭很近的地方聚焦,使形成的影像相對變小。鏡頭的焦距越長,光線的折射越緩和,在鏡頭後方形成的影像離鏡頭也越遠,相對來說影像尺寸也越大。影像尺寸是與焦距成正比的。如果25mm鏡頭可形成的影像高為1.2cm,則50mm鏡頭可形成高2.4cm的影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拍攝無法靠近的鳥類時,一定要用焦距長達3∼400mm以上的鏡頭,才能拍清楚鳥兒的樣子;如果用標準鏡甚至廣角鏡,拍出來的鳥兒說不定就只有米粒一樣大了。
在DSLR世界中,主流感應元件大小大致如下:
A .片幅 (大約36x24mm):和 35mm的底片大小是一模一樣,
可以直接拿底片單眼的鏡頭直接套上去
B .APS-H片幅(大約 27.9x18.6mm):是全片幅的3/4大小
C .APS-C片幅(大約22.3x14.9mm):是全片幅的3/5大小,大部分的單眼多採用此
D .4/3系統(大約17.3x13mm)
E .1/1.8inch: 大約是全幅片的1/16
焦距轉換比率有玄機
數位相機使用者來說,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焦距轉換比率(Focal Length Ratio)。之所以會有這個聽起來很複雜的名詞,是因為目前的數位單眼相機多是利用廠商原有的35mm單眼底片相機的機身與鏡頭所組成的。由於這些數位單眼相機的感光元件面積多半都小於底片,所以當我們將同樣的鏡頭安裝在數位相機與底片相機時,可以發現數位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四周都被裁切掉了,看來就像是由焦距更長的鏡頭所拍攝的。換句話說,只要你用的不是全片幅機,那你使用的鏡頭拍起來都比實際上的焦距「長」,超廣角可能就只有廣角效果,標準鏡則看起來像中長焦鏡頭。所以,「貼心」的廠商便幫我們算好了供不同片幅的相機所使用的焦距轉換比率,讓使用者方便瞭解不同焦距鏡頭用在自己的相機上拍起來大概是什麼樣子。以後你聽到「等效焦距」多少,就不會再弄迷糊囉!
給不同片幅相機的焦距轉換比率表
轉換率 | 感光元件面積 | 對角線長度 | 常見相機 |
2 | 4/3" | 21.3 mm | M4/3系統(如Olympus E-P及E-PL系列、Panasonic GF系列) |
1.6 | APS-C | 27.1 mm | Canon EOS 550D、60D等數位單眼相機 |
1.5 | APS-C | 28.3 mm | Nikon DX、Sony α、Pentax之非全幅數位單眼相機 |
1.3 | APS-H | 34.7 mm | Canon EOS 1D Mark III |
1 | 全片幅 | 43.3mm | 135底片相機,全片幅數位單眼相機(如Canon EOS 5D Mark II、Nikon D700等) |